10. 如图,在等边$\triangle ABC$中,$AB = 10$,$BD = 4$,$BE = 2$,点 $P$ 从点 $E$ 出发沿 $EA$ 方向运动,连接 $PD$,以 $PD$ 为边,在 $PD$ 右侧按如图方式作等边$\triangle DPF$,当点 $P$ 从点 $E$ 运动到点 $A$ 时,点 $F$ 运动的路径长是(

A.$8$
B.$10$
C.$3\pi$
D.$5\pi$
A
)
A.$8$
B.$10$
C.$3\pi$
D.$5\pi$
答案:A
解析:
证明:连接CF,过F作FQ⊥BC于Q,过P作PH⊥BC于H。
设∠PDB=α,则∠PDF=60°,∠FDQ=120°-α。
在等边△ABC中,∠B=60°,
∴∠BPD=120°-α,
∴∠BPD=∠FDQ。
∵△DPF是等边三角形,
∴PD=FD。
在△PBD和△DQE中,∠PHD=∠FQD=90°,∠BPD=∠FDQ,PD=FD,
∴△PHD≌△DQE(AAS),
∴DQ=PH,FQ=DH。
设BP=x,BE=2,AB=10,
∴PE=x-2,PH=BP·sin60°= $\frac{\sqrt{3}}{2}x$,BH=BP·cos60°= $\frac{x}{2}$,DH=BD-BH=4- $\frac{x}{2}$。
DQ=PH= $\frac{\sqrt{3}}{2}x$,CQ=BC-BD-DQ=10-4- $\frac{\sqrt{3}}{2}x$=6- $\frac{\sqrt{3}}{2}x$,FQ=DH=4- $\frac{x}{2}$。
点F坐标可表示为(CQ,FQ)=(6- $\frac{\sqrt{3}}{2}x$,4- $\frac{x}{2}$),设F(x_F,y_F),则x_F=6- $\frac{\sqrt{3}}{2}x$,y_F=4- $\frac{x}{2}$,消去x得x_F=6- $\sqrt{3}(4-y_F)$,即x_F= $\sqrt{3}y_F$-6 $\sqrt{3}$+6,
∴F点在定直线上运动。
当P=E时,x=2,F1(6- $\sqrt{3}$,3);当P=A时,x=10,F2(6-5 $\sqrt{3}$,-1)。
F点运动路径长为F1F2的距离:$\sqrt{( (6- $\sqrt{3}$)-(6-5 $\sqrt{3}$) )^2+(3-(-1))^2}$= $\sqrt{(4 $\sqrt{3}$)^2+4^2}$=8。
答案:A
设∠PDB=α,则∠PDF=60°,∠FDQ=120°-α。
在等边△ABC中,∠B=60°,
∴∠BPD=120°-α,
∴∠BPD=∠FDQ。
∵△DPF是等边三角形,
∴PD=FD。
在△PBD和△DQE中,∠PHD=∠FQD=90°,∠BPD=∠FDQ,PD=FD,
∴△PHD≌△DQE(AAS),
∴DQ=PH,FQ=DH。
设BP=x,BE=2,AB=10,
∴PE=x-2,PH=BP·sin60°= $\frac{\sqrt{3}}{2}x$,BH=BP·cos60°= $\frac{x}{2}$,DH=BD-BH=4- $\frac{x}{2}$。
DQ=PH= $\frac{\sqrt{3}}{2}x$,CQ=BC-BD-DQ=10-4- $\frac{\sqrt{3}}{2}x$=6- $\frac{\sqrt{3}}{2}x$,FQ=DH=4- $\frac{x}{2}$。
点F坐标可表示为(CQ,FQ)=(6- $\frac{\sqrt{3}}{2}x$,4- $\frac{x}{2}$),设F(x_F,y_F),则x_F=6- $\frac{\sqrt{3}}{2}x$,y_F=4- $\frac{x}{2}$,消去x得x_F=6- $\sqrt{3}(4-y_F)$,即x_F= $\sqrt{3}y_F$-6 $\sqrt{3}$+6,
∴F点在定直线上运动。
当P=E时,x=2,F1(6- $\sqrt{3}$,3);当P=A时,x=10,F2(6-5 $\sqrt{3}$,-1)。
F点运动路径长为F1F2的距离:$\sqrt{( (6- $\sqrt{3}$)-(6-5 $\sqrt{3}$) )^2+(3-(-1))^2}$= $\sqrt{(4 $\sqrt{3}$)^2+4^2}$=8。
答案:A
11. 如图,图中共有

5
个三角形,以$\angle C$ 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△ABC,△EBC
。
答案:5;△ABC,△EBC.
12.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$2$ 和 $4$,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
10
。答案:10
解析:
情况1:若腰长为2,底边长为4,此时2+2=4,不满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,舍去。
情况2:若腰长为4,底边长为2,此时4+2>4,4+4>2,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。周长为4+4+2=10。
10
情况2:若腰长为4,底边长为2,此时4+2>4,4+4>2,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。周长为4+4+2=10。
10
13. 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 $5\mathrm{cm}$,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的两部分的差为 $2.5\mathrm{cm}$,则其腰长为
7.5 cm
。答案:7.5 cm
解析:
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$x\mathrm{cm}$,腰上的中线长为$d\mathrm{cm}$。
周长被中线分成的两部分:一部分为$x + \frac{x}{2} = \frac{3x}{2}$,另一部分为$\frac{x}{2} + 5$。
情况一:$\frac{3x}{2} - (\frac{x}{2} + 5) = 2.5$
$\frac{3x}{2} - \frac{x}{2} - 5 = 2.5$
$x - 5 = 2.5$
$x = 7.5$
情况二:$(\frac{x}{2} + 5) - \frac{3x}{2} = 2.5$
$\frac{x}{2} + 5 - \frac{3x}{2} = 2.5$
$-x + 5 = 2.5$
$-x = -2.5$
$x = 2.5$
当$x = 2.5$时,三边长为$2.5\mathrm{cm}, 2.5\mathrm{cm}, 5\mathrm{cm}$,$2.5 + 2.5 = 5$,不满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,舍去。
故腰长为$7.5\mathrm{cm}$。
$7.5\mathrm{cm}$
周长被中线分成的两部分:一部分为$x + \frac{x}{2} = \frac{3x}{2}$,另一部分为$\frac{x}{2} + 5$。
情况一:$\frac{3x}{2} - (\frac{x}{2} + 5) = 2.5$
$\frac{3x}{2} - \frac{x}{2} - 5 = 2.5$
$x - 5 = 2.5$
$x = 7.5$
情况二:$(\frac{x}{2} + 5) - \frac{3x}{2} = 2.5$
$\frac{x}{2} + 5 - \frac{3x}{2} = 2.5$
$-x + 5 = 2.5$
$-x = -2.5$
$x = 2.5$
当$x = 2.5$时,三边长为$2.5\mathrm{cm}, 2.5\mathrm{cm}, 5\mathrm{cm}$,$2.5 + 2.5 = 5$,不满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,舍去。
故腰长为$7.5\mathrm{cm}$。
$7.5\mathrm{cm}$
14. 如果点$(3,b)和(a,2)$关于 $x$ 轴对称,则 $a + b = $
1
。答案:1
解析:
关于$x$轴对称的点,横坐标相同,纵坐标互为相反数。
因为点$(3,b)$和$(a,2)$关于$x$轴对称,
所以$a = 3$,$b = -2$。
则$a + b = 3 + (-2) = 1$。
1
因为点$(3,b)$和$(a,2)$关于$x$轴对称,
所以$a = 3$,$b = -2$。
则$a + b = 3 + (-2) = 1$。
1
15. 如图,在$\triangle ABC$中,$\angle C = 90^{\circ}$,$CA = CB$,$AD$ 平分$\angle CAB$,交 $BC$ 于点 $D$,$DE\perp AB$ 于点 $E$,且 $AB = 6$,则$\triangle DEB$ 的周长为

6
。
答案:6
解析:
证明:
∵ $\angle C = 90°$,$CA = CB$,
∴ $\triangle ABC$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,$\angle B = 45°$。
∵ $AD$ 平分 $\angle CAB$,$DE \perp AB$,$DC \perp AC$,
∴ $DC = DE$(角平分线性质)。
在 $Rt\triangle ACD$ 和 $Rt\triangle AED$ 中,
$\begin{cases} AD = AD \\ DC = DE \end{cases}$,
∴ $Rt\triangle ACD \cong Rt\triangle AED$(HL),
∴ $AC = AE$。
∵ $AC = CB$,
∴ $CB = AE$。
$\triangle DEB$ 的周长 $= DE + EB + BD$,
∵ $DE = DC$,
∴ 周长 $= DC + EB + BD = (DC + BD) + EB = CB + EB = AE + EB = AB$。
∵ $AB = 6$,
∴ $\triangle DEB$ 的周长为 $6$。
6
∵ $\angle C = 90°$,$CA = CB$,
∴ $\triangle ABC$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,$\angle B = 45°$。
∵ $AD$ 平分 $\angle CAB$,$DE \perp AB$,$DC \perp AC$,
∴ $DC = DE$(角平分线性质)。
在 $Rt\triangle ACD$ 和 $Rt\triangle AED$ 中,
$\begin{cases} AD = AD \\ DC = DE \end{cases}$,
∴ $Rt\triangle ACD \cong Rt\triangle AED$(HL),
∴ $AC = AE$。
∵ $AC = CB$,
∴ $CB = AE$。
$\triangle DEB$ 的周长 $= DE + EB + BD$,
∵ $DE = DC$,
∴ 周长 $= DC + EB + BD = (DC + BD) + EB = CB + EB = AE + EB = AB$。
∵ $AB = 6$,
∴ $\triangle DEB$ 的周长为 $6$。
6
16. 如图,$AB = AC$,若要使$\triangle ABE\cong\triangle ACD$,则还需要补充条件

∠B=∠C(不唯一)
。(只需写一个条件即可)
答案:∠B=∠C(不唯一)
17. 如图,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的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,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

21:05
。
答案:21:05
18. 如图,在$\triangle ABC$中,$\angle B = 30^{\circ}$,$BC$ 的垂直平分线交 $AB$ 于点 $E$,垂足为 $D$,$CE$ 平分$\angle ACB$。若 $BE = 2$,则 $AE$ 的长等于

1
。
答案:1
解析:
证明:
∵DE垂直平分BC,
∴CE=BE=2,∠EDB=90°。
∵∠B=30°,
∴∠BCE=∠B=30°。
∵CE平分∠ACB,
∴∠ACB=2∠BCE=60°。
在△ABC中,∠A=180°-∠B-∠ACB=90°。
在Rt△AEC中,∠ACE=30°,
∴AE=½CE=½×2=1。
1
∵DE垂直平分BC,
∴CE=BE=2,∠EDB=90°。
∵∠B=30°,
∴∠BCE=∠B=30°。
∵CE平分∠ACB,
∴∠ACB=2∠BCE=60°。
在△ABC中,∠A=180°-∠B-∠ACB=90°。
在Rt△AEC中,∠ACE=30°,
∴AE=½CE=½×2=1。
1
19. 如图,$D$,$E$ 为$\triangle ABC$两边 $AB$,$AC$ 的中点,将$\triangle ABC$ 沿线段 $DE$ 折叠,使点 $A$ 落在点 $F$ 处,若$\angle B = 55^{\circ}$,则$\angle BDF = $

70
$^{\circ}$。
答案:70
解析:
证明:
∵D,E为△ABC两边AB,AC的中点,
∴DE是△ABC的中位线,
∴DE//BC,
∴∠ADE=∠B=55°。
由折叠性质得∠FDE=∠ADE=55°,
∵∠BDF+∠FDE+∠ADE=180°,
∴∠BDF=180°-∠FDE-∠ADE=180°-55°-55°=70°。
70
∵D,E为△ABC两边AB,AC的中点,
∴DE是△ABC的中位线,
∴DE//BC,
∴∠ADE=∠B=55°。
由折叠性质得∠FDE=∠ADE=55°,
∵∠BDF+∠FDE+∠ADE=180°,
∴∠BDF=180°-∠FDE-∠ADE=180°-55°-55°=70°。
70
20. 如图,在等边三角形 $ABC$ 中,过点 $C$ 作垂直于 $BC$ 的直线交$\angle ABC$ 的平分线于点 $P$,且 $BP = 5$,则点 $P$ 到边 $AB$ 所在直线的距离为

$\frac{5}{2}$
。
答案:$\frac{5}{2}$
解析:
证明:
∵△ABC是等边三角形,
∴∠ABC=60°。
∵BP平分∠ABC,
∴∠PBC=$\frac{1}{2}$∠ABC=30°。
∵PC⊥BC,
∴∠PCB=90°。
在Rt△PBC中,∠PBC=30°,BP=5,
∴PC=$\frac{1}{2}$BP=$\frac{5}{2}$。
∵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,
∴点P到AB的距离等于点P到BC的距离PC=$\frac{5}{2}$。
$\frac{5}{2}$
∵△ABC是等边三角形,
∴∠ABC=60°。
∵BP平分∠ABC,
∴∠PBC=$\frac{1}{2}$∠ABC=30°。
∵PC⊥BC,
∴∠PCB=90°。
在Rt△PBC中,∠PBC=30°,BP=5,
∴PC=$\frac{1}{2}$BP=$\frac{5}{2}$。
∵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,
∴点P到AB的距离等于点P到BC的距离PC=$\frac{5}{2}$。
$\frac{5}{2}$