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下列图象都表示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,其中表示函数关系的是(

A
)
答案:A
解析:
根据函数定义: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,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。
选项A: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值,y有唯一确定的值对应,是函数关系。
选项B:存在某个x值对应两个y值,不是函数关系。
选项C:存在某个x值对应两个y值,不是函数关系。
选项D:存在某个x值对应两个y值,不是函数关系。
A
选项A: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值,y有唯一确定的值对应,是函数关系。
选项B:存在某个x值对应两个y值,不是函数关系。
选项C:存在某个x值对应两个y值,不是函数关系。
选项D:存在某个x值对应两个y值,不是函数关系。
A
2. 函数$ y =  \frac { \sqrt { 1 - x } } { x } $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(
A.$ x \ge 1 且 x \ne 0 $
B.$ x \ne 0 $
C.$ x \le 1 且 x \ne 0 $
D.$ x \le 1 $
C
)A.$ x \ge 1 且 x \ne 0 $
B.$ x \ne 0 $
C.$ x \le 1 且 x \ne 0 $
D.$ x \le 1 $
答案:C
解析:
要使函数$ y = \frac{\sqrt{1 - x}}{x} $有意义,需满足:
1. 被开方数非负:$ 1 - x \geq 0 $,解得$ x \leq 1 $;
2. 分母不为零:$ x \neq 0 $。
综上,自变量$ x $的取值范围是$ x \leq 1 $且$ x \neq 0 $。
C
1. 被开方数非负:$ 1 - x \geq 0 $,解得$ x \leq 1 $;
2. 分母不为零:$ x \neq 0 $。
综上,自变量$ x $的取值范围是$ x \leq 1 $且$ x \neq 0 $。
C
3. (2024·青海)如图,一次函数$ y =  2 x - 3 $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,则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(

A.$ \left( - \frac { 3 } { 2 }, 0 \right) $
B.$ \left( \frac { 3 } { 2 }, 0 \right) $
C.$ ( 0, 3 ) $
D.$ ( 0, - 3 ) $
A
)
A.$ \left( - \frac { 3 } { 2 }, 0 \right) $
B.$ \left( \frac { 3 } { 2 }, 0 \right) $
C.$ ( 0, 3 ) $
D.$ ( 0, - 3 ) $
答案:A
解析:
解:令$y=0$,则$2x - 3=0$,解得$x=\frac{3}{2}$,所以点$A$的坐标为$(\frac{3}{2},0)$。
点$A(\frac{3}{2},0)$关于$y$轴的对称点,横坐标变为相反数,纵坐标不变,即$(-\frac{3}{2},0)$。
A
点$A(\frac{3}{2},0)$关于$y$轴的对称点,横坐标变为相反数,纵坐标不变,即$(-\frac{3}{2},0)$。
A
4. (2024·宿豫期末)已知一次函数$ y =  k x + b $的图象如图所示,则k,b的取值范围是(

A.$ k > 0, b > 0 $
B.$ k > 0, b < 0 $
C.$ k < 0, b > 0 $
D.$ k < 0, b < 0 $
B
)
A.$ k > 0, b > 0 $
B.$ k > 0, b < 0 $
C.$ k < 0, b > 0 $
D.$ k < 0, b < 0 $
答案:B
解析:
解:由一次函数$y = kx + b$的图象可知,函数值$y$随$x$的增大而增大,所以$k>0$;又因为图象与$y$轴交于负半轴,所以$b<0$。
B
B
5. 设一次函数$ y =  k x + b ( k \ne 0 ) 的图象经过点 ( 1, - 3 ) $,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,则该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(
A.第一象限
B.第二象限
C.第三象限
D.第四象限
B
)A.第一象限
B.第二象限
C.第三象限
D.第四象限
答案:B
解析:
解:  
∵一次函数$y=kx+b(k≠0)$的图象经过点$(1,-3)$,
∴$-3=k×1+b$,即$b=-3 - k$。
∵$y$的值随$x$值的增大而增大,
∴$k>0$。
则$b=-3 - k$,
∵$k>0$,
∴$-k<0$,
∴$b=-3 - k<-3<0$。
∴一次函数$y=kx+b$中,$k>0$,$b<0$,
其图象经过第一、三、四象限,一定不经过第二象限。
B
∵一次函数$y=kx+b(k≠0)$的图象经过点$(1,-3)$,
∴$-3=k×1+b$,即$b=-3 - k$。
∵$y$的值随$x$值的增大而增大,
∴$k>0$。
则$b=-3 - k$,
∵$k>0$,
∴$-k<0$,
∴$b=-3 - k<-3<0$。
∴一次函数$y=kx+b$中,$k>0$,$b<0$,
其图象经过第一、三、四象限,一定不经过第二象限。
B
6. (2024·南京秦淮区期末)若一次函数$ y =  k x + b ( k \ne 0 ) 的图象经过点 B ( 2, 0 ) $,$ C ( 0, 6 ) $,则$ k x + b \ge 2 x $的解集是(
A.$ x \le \frac { 6 } { 5 } $
B.$ x < 2 $
C.$ x < \frac { 6 } { 5 } $
D.$ x \le 2 $
A
)A.$ x \le \frac { 6 } { 5 } $
B.$ x < 2 $
C.$ x < \frac { 6 } { 5 } $
D.$ x \le 2 $
答案:A
解析:
将点$B(2,0)$,$C(0,6)$代入$y = kx + b$,得$\begin{cases}2k + b = 0 \\ b = 6\end{cases}$,解得$\begin{cases}k = -3 \\ b = 6\end{cases}$,一次函数解析式为$y=-3x + 6$。
$kx + b \ge 2x$即$-3x + 6 \ge 2x$,移项得$-3x - 2x \ge -6$,合并同类项得$-5x \ge -6$,系数化为$1$得$x \le \frac{6}{5}$。
A
$kx + b \ge 2x$即$-3x + 6 \ge 2x$,移项得$-3x - 2x \ge -6$,合并同类项得$-5x \ge -6$,系数化为$1$得$x \le \frac{6}{5}$。
A
7. 物理课上,小刚在探究弹簧测力计的“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”时,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,通过实验获得下面的一组数据.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,若拉力为7.5N,则弹簧的长度为(

A.24cm
B.25cm
C.25.5cm
D.26cm
B
)
A.24cm
B.25cm
C.25.5cm
D.26cm
答案:B
解析:
解:设弹簧长度为$L$cm,拉力为$F$N,设$L=kF+b$。
当$F=0$时,$L=10$,得$b=10$。
当$F=1$时,$L=12$,代入得$12=k×1 + 10$,解得$k=2$。
故$L=2F + 10$。
当$F=7.5$时,$L=2×7.5 + 10=25$。
B
当$F=0$时,$L=10$,得$b=10$。
当$F=1$时,$L=12$,代入得$12=k×1 + 10$,解得$k=2$。
故$L=2F + 10$。
当$F=7.5$时,$L=2×7.5 + 10=25$。
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