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课时作业本闯关练 2025年课时作业本闯关练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91页解析答案
(一)(淮安淮阴区真题)司马光
群儿戏于____,一儿____瓮,足____没(méi mò)水中。众皆____去,光持石击瓮破之,水迸,儿得(dé děi)活。
1.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,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,画“√”。
庭 登 跌 mò√ 弃 dé√
2. 文中“瓮”的意思是(
A
)
A. 口小肚大的陶器
B. 水桶
3.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____。当孩子落水后,其他人的表现是“____”,司马光的做法是“____”,他这样做的结果是“____”(填写文中原句)。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____的孩子。
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,儿得活 沉着机智

答案:1. 庭 登 跌 mò√ 弃 dé√ 2. A 3. 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,儿得活 沉着机智
解析:
1. 结合课文《司马光》原文填空,“没”在“没水中”表示淹没,读“mò”;“得”在“得活”表示能够,读“dé”。2. 根据课文注释及常识,“瓮”指口小肚大的陶器。3. 从“群儿戏于庭”可知地点;“众皆弃去”是其他人表现;“光持石击瓮破之”是司马光做法;“水迸,儿得活”是结果;由此可看出司马光沉着机智。
(二)荷
池中种荷,夏日开花,或①红或白。荷梗②(gěng)直立。荷叶形圆。茎(jīng)横泥中,其名曰③(yuē)藕(ǒu)。藕有节,中有孔,断之有丝。(选自《民国老课本》, 有删改)
[注释] ① 或:有的。 ② 梗:这里指荷花的花柄和荷叶的叶柄。 ③ 曰:叫作。
1. 借助注释,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。
其名曰藕。
它的名字叫作藕。

2.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是(
C
)
A. 或红/或白
B. 荷叶/形圆
C. 茎/横泥/中
3. 这篇古文主要写了荷的
、梗、
、茎这四个部分。
4. 我还能写出与荷有关的诗句:
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

答案:1. 它的名字叫作藕。
2. C
3. 花;叶
4. 小荷才露尖尖角;早有蜻蜓立上头(答案不唯一)
解析:
1. “其名曰藕”中,“其”指的是前文提到的“茎横泥中”的那部分,根据注释,“曰”是“叫作”的意思。所以,“其名曰藕”的意思就是“它的名字叫作藕”。
2. A.“或红或白”表示荷花的颜色有的红,有的白。在“或红”和“或白”之间划分节奏是合理的,因为这两个部分是并列关系,所以该选项正确。
B.“荷叶形圆”描述的是荷叶的形状。在“荷叶”和“形圆”之间划分节奏是合理的,因为“荷叶”是主语,“形圆”是谓语,描述了荷叶的特征,所以该选项正确。
C.“茎横泥中”描述的是荷茎的位置。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在“茎”和“横泥中”之间划分,而不是在“横泥”和“中”之间划分。因为“横泥中”是一个整体,描述了荷茎的具体位置,所以该选项错误。
3. 文中首先提到“池中种荷,夏日开花”,描述了荷的花;接着提到“荷梗直立”,描述了荷的梗;然后提到“荷叶形圆”,描述了荷的叶;最后提到“茎横泥中,其名曰藕”,描述了荷的茎。所以,这篇古文主要写了荷的花、梗、叶、茎这四个部分。
4. 与荷有关的诗句有很多,例如“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”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等,写出两句即可。
(三)不误时
清晨,兄整理书包,将往学校。弟曰:“时尚①早,盍②稍留乎?”兄曰:“修业③当有定时④,若迟迟不行,必误上课时刻。”弟曰:“善⑤。”乃与兄偕行⑥。
(选自《民国老课本》,有删改)
[注释] ① 尚:还。 ② 盍(hé):何不,为什么不。 ③ 修业:(学生)在校学习。 ④ 定时:按时,按规定的时间。 ⑤ 善:好,表示赞许。 ⑥ 偕(xié)行:一同出发。
1.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。
(1) 将往学校(
将要
)
(2) 乃与兄偕行(
于是,就
)
2. “不误时”具体来说是不耽误____的时间。
A. 写字
B. 上工
C. 上课
D. 整理书包
(
C
)
3.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。
若迟迟不行,必误上课时刻。
如果迟迟不出发,一定会耽误上课的时间。

4.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(
B
)
A. 文中的哥哥是一个有时间观念、热爱学习的人。
B. 弟弟认为上学去晚一点也没关系,说明他是一个不爱学习、不听劝告的人。
C.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,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时间,不能拖拖拉拉。
5.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?
做事情要遵守时间,不能拖拉。

答案:1.(1)将要 (2)于是,就 2.C 3.如果迟迟不出发,一定会耽误上课的时间。 4.B 5.做事情要遵守时间,不能拖拉。
解析:
1.(1)“将往学校”中“将”结合上下文“清晨,兄整理书包”可知是“将要”的意思。(2)“乃与兄偕行”中“乃”根据语境,弟弟听了哥哥的话后一同出发,“乃”是“于是,就”的意思。
2.文中哥哥说“若迟迟不行,必误上课时刻”,明确指出不耽误的是上课时间,选C。
3.“若”是“如果”,“迟迟不行”是“迟迟不出发”,“必”是“一定”,“误上课时刻”是“耽误上课的时间”,整句意思是如果迟迟不出发,一定会耽误上课的时间。
4.A项,哥哥按时上学,有时间观念且重视学习,正确。B项,弟弟只是说“时尚早,盍稍留乎”,经哥哥劝说后“乃与兄偕行”,不能说明他不爱学习、不听劝告,该项错误。C项,故事通过哥哥的话和行动告诉我们要遵守时间,正确。选B。
5.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做事情要遵守时间,不能拖拉。
上一页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