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,画“√”。
汉$\underline{族}(hàn yòu) 张\underline{扬}(yáng yàng) 双\underline{臂}(bì pì)$
摇$\underline{晃}(guāng huàng) \underline{轰}$响(chē hōng) 风$\underline{笛}(dī dí)$
1. 放暑$\underline{假}(jiǎ jià)$时,弟弟总$\underline{假}(jiǎ jià)$装生病,想赖床不起。
2. 爷爷把羊赶进羊$\underline{圈}(juàn quān)$后,又围着院子走了一$\underline{圈}(juàn quān),$检查有没有东西忘收。
汉$\underline{族}(hàn yòu) 张\underline{扬}(yáng yàng) 双\underline{臂}(bì pì)$
摇$\underline{晃}(guāng huàng) \underline{轰}$响(chē hōng) 风$\underline{笛}(dī dí)$
1. 放暑$\underline{假}(jiǎ jià)$时,弟弟总$\underline{假}(jiǎ jià)$装生病,想赖床不起。
2. 爷爷把羊赶进羊$\underline{圈}(juàn quān)$后,又围着院子走了一$\underline{圈}(juàn quān),$检查有没有东西忘收。
答案:hàn√ ;yáng√ ;bì√ ;huàng√ ;hōng√ ;dí√ ;
1. jià√ ;jiǎ√ ;
2. juàn√ ;quān√ 。
1. jià√ ;jiǎ√ ;
2. juàn√ ;quān√ 。
解析:
1. 对于单字词读音,直接根据所学拼音知识判断:“族”读“zú”但此处是选择正确声母及韵母组合,“hàn”正确;“扬”读“yáng”;“臂”读“bì”;“晃”读“huàng”;“轰”读“hōng”;“笛”读“dí”。
2. 对于多音字“假”,在“放假”中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停止工作或学习的时间,读“jià”;在“假装”中表示虚伪的、不真实的,读“jiǎ”。
3. 对于多音字“圈”,在“羊圈”中表示养家畜的棚栏,读“juàn”;在“一圈”中表示环形、周遭,读“quān”。
2. 对于多音字“假”,在“放假”中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停止工作或学习的时间,读“jià”;在“假装”中表示虚伪的、不真实的,读“jiǎ”。
3. 对于多音字“圈”,在“羊圈”中表示养家畜的棚栏,读“juàn”;在“一圈”中表示环形、周遭,读“quān”。
二、看拼音,写词语。
| zhāo yǐn | shī rùn | cū zhuàng | gōng kè |
|
| jié bái | shēng yīn | zhèn yǔ | jí máng |
|
| zhāo yǐn | shī rùn | cū zhuàng | gōng kè |
|
招引
 | 湿润
 | 粗壮
 | 功课
 || jié bái | shēng yīn | zhèn yǔ | jí máng |
|
洁白
 | 声音
 | 阵雨
 | 急忙
 |答案:招引 湿润 粗壮 功课 洁白 声音 阵雨 急忙
解析:
根据拼音和三年级上册语文所学内容,依次写出对应的词语。zhāo yǐn对应“招引”;shī rùn对应“湿润”;cū zhuàng对应“粗壮”;gōng kè对应“功课”;jié bái对应“洁白”;shēng yīn对应“声音”;zhèn yǔ对应“阵雨”;jí máng对应“急忙”。
三、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,再选词填空。
(
(
(
1. 你早点起床,上学前就不至于这么
2. 他们总是为了一件小事争得
3. 上面的词语都含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字,请再写出一个:
(
提
)心(吊
)胆 (披
)头(散
)发 (摇
)头(晃
)脑(
张
)牙(舞
)爪 (面
)红(耳
)赤 (手
)忙(脚
)乱(
眼
)疾(手
)快 (口
)干(舌
)燥1. 你早点起床,上学前就不至于这么
手忙脚乱
了。2. 他们总是为了一件小事争得
面红耳赤
,这是不对的。3. 上面的词语都含有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字,请再写出一个:
眉开眼笑
。答案:提 吊 披 散 摇 晃 张 舞 面 耳 手 脚 眼 手 口 舌 1.手忙脚乱 2.面红耳赤 3.眉开眼笑
解析:
首先补充词语:提心吊胆、披头散发、摇头晃脑、张牙舞爪、面红耳赤、手忙脚乱、眼疾手快、口干舌燥。然后根据语境选词填空,1题形容匆忙的状态用“手忙脚乱”;2题形容争论激烈用“面红耳赤”;3题写出含身体部位的词语如“眉开眼笑”。
四、读准重音是重要的朗读技巧,根据提示,给句中要读重音的部分加点。
“会背了。”孙中山说着,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。(强调书背得好)
“会背了。”孙中山说着,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。(强调书背得好)
答案:“会背了。”孙中山说着,就把那段书$\underline{一字不漏}$地背了出来。
五、照样子,填入表示人的动作或者表情的词语,使句子更生动。
例:湿润的东风$\underline{走过}$荒野,在竹林中$\underline{吹着}$风笛。
1. 亮晶晶的小露珠在草地上$\underline{
2. 小猫歪着头,$\underline{
例:湿润的东风$\underline{走过}$荒野,在竹林中$\underline{吹着}$风笛。
1. 亮晶晶的小露珠在草地上$\underline{
跳舞
}$。2. 小猫歪着头,$\underline{
好奇
}$地盯着毛线团。答案:1. 跳舞 2. 好奇
解析:
1. 题目要求填入表示人的动作或表情的词语,“小露珠”可拟人化,结合其在草地上的状态,“跳舞”符合动作描写且生动。2. “小猫盯着毛线团”,需体现表情,“好奇”能表现小猫对毛线团的兴趣,符合要求。
六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。
牧童骑黄牛
,歌声振林樾。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
。答案:牧童骑黄牛,忽然闭口立
解析:
本题可根据对课文《所见》的背诵记忆来填空。该诗是清代袁枚的作品,全诗为“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