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南通专版 第102页解析答案
1. (2025·南通期末)阅读下面这首诗,完成下面小题。
秋日闻蝉
[宋] 陆 游
断角①斜阳触处②愁,长亭搔首③晚悠悠。
世间最是蝉堪恨,送尽行人更送秋。
[注释] ①断角:稀疏而不连续的角声。 ②触处:到处,随处。 ③搔首:挠头,以示心绪烦乱。
(1)诗中有“断角斜阳触处愁”一句,你能说出诗人的“触处愁”有哪几种愁吗?
① 长亭送别;② 时序深秋;③ 傍晚斜阳。

(2)阅读诗歌第三、四句,小通忽然说:“蝉儿真可怜,平白无故遭人‘恨’了。我若是蝉,我就会说:你送你的别,关我啥事?”小南却说:“这一‘恨’二‘送’,尽显诗句之妙。”你能帮小南说出其中的妙处吗?
诗人借用对“蝉”的“恨”,表达对友人的惜别和留恋;两个“送”字,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,将蝉人格化,回环反复,增添了诗人失落惆怅的意韵情调。

答案:(1)① 长亭送别;② 时序深秋;③ 傍晚斜阳。(2)诗人借用对“蝉”的“恨”,表达对友人的惜别和留恋;两个“送”字,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,将蝉人格化,回环反复,增添了诗人失落惆怅的意韵情调。
2. (2025·南通海门区期末)阅读下面诗歌,完成小题。
田园乐七首(其五)
[唐] 王 维
山下孤烟远村,天边独树高原。
一瓢颜回陋巷,五柳先生①对门。
[注释] ①五柳先生:即陶渊明。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,过着恬淡的农耕生活,因其住所旁栽种了五棵柳树而得“五柳先生”之名。
(1)阅读诗歌,边读边想象,描绘出前两句诗展现的画面。
示例:远处的山下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,一缕炊烟袅袅升起;放眼远望,辽阔的高原延伸到天边,与天相接处,一棵树兀自挺立。

(2)诗人写“颜回”和“五柳先生”,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?
王维提及颜回和陶渊明,表达了对清贫自守、淡泊名利的推崇,也表达了洁身自好、清贫淡泊的志向。

答案:(1)示例:远处的山下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,一缕炊烟袅袅升起;放眼远望,辽阔的高原延伸到天边,与天相接处,一棵树兀自挺立。(2)王维提及颜回和陶渊明,表达了对清贫自守、淡泊名利的推崇,也表达了洁身自好、清贫淡泊的志向。
3. (2025·南通启东期末)阅读下面这首诗,完成下面小题。
鹭 鸶
[唐] 杜 牧
雪衣雪发青玉嘴,群捕鱼儿溪影中。
惊飞远映碧山去,一树梨花落晚风。
(1)这首诗分别描写了“雪衣公子”鹭鸶的
外形
捕鱼之状
和惊飞之态。
(2)“一树梨花落晚风”堪称描写鹭鸶的绝妙之笔,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。
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,把鹭鸶比作梨花,写出了鹭鸶在静谧的晚风中翩翩起舞的美妙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。

答案:(1)外形 捕鱼之状 (2)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,把鹭鸶比作梨花,写出了鹭鸶在静谧的晚风中翩翩起舞的美妙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。
4. (2025·南通如皋期末)阅读下面这首诗,完成小题。
秋山二首(其一)
[宋] 杨万里
乌臼①平生老染工,错将铁皂作猩红。
小枫一夜______天酒,却倩②孤松掩醉容。
[注释] ①乌臼:指乌桕树。 ②倩:请。
(1)杨万里的诗“清新自然,妙趣横生”。你认为“小枫一夜______天酒”中填入哪个词更能体现他的风格? 请选择并说明理由。
A. 偷 B. 喝
我选择(
A
),理由:
“偷”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,赋予小枫树灵性,生动形象地写出秋天的小枫树一夜之间好像偷饮了天宫的美酒,面色变红,请松树为它遮掩醉容,展现了小枫树的活泼可爱,妙趣横生

(2)有人说杨万里的这首诗与刘禹锡的《秋词》(其一)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分析。
[链接材料] 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[刘禹锡《秋词》(其一)]
同:都是写秋天的景,表达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豁达情怀。不同:刘禹锡的《秋词》(其一)展现了一幅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,还表现了奋发进取的豪情;杨万里的《秋山二首》(其一)则展现了树木变红的景色,妙趣横生。

答案:(1)A “偷”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,赋予小枫树灵性,生动形象地写出秋天的小枫树一夜之间好像偷饮了天宫的美酒,面色变红,请松树为它遮掩醉容,展现了小枫树的活泼可爱,妙趣横生(2)同:都是写秋天的景,表达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豁达情怀。不同:刘禹锡的《秋词》(其一)展现了一幅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,还表现了奋发进取的豪情;杨万里的《秋山二首》(其一)则展现了树木变红的景色,妙趣横生。
上一页 下一页